“望聞問切” 尋找安全治理“良方”——國務院安委辦第一檢查組在內蒙古開展工作見聞
來源: 中國安全生產網 編輯: 安康 瀏覽: 2372 發布于2020年09月08日
8月30日至9月4日,國務院安委辦第一檢查組在內蒙古自治區開展危化品專項安全檢查,輾轉行程2000余公里,指導企業整改安全問題和隱患。檢查組深入企業“望聞問切”,積極尋找落實企業安全治理“一企一策”的“良方”。
專家指導提水平
8月31日,檢查組在內蒙古伊東集團九鼎化工有限公司檢查。在企業硝酸銨倉庫,專家孫志巖發現,庫區內一處消防箱內的消防帶接口朝向箱體一側,連接時很不方便。“這個消防箱最好放在室外,一旦發生火災,要首先保障救援人員的安全,不可能跑到室內使用消防箱。”孫志巖說,“你們每月2次開展安全檢查,卻沒有想到操作過程的實用性。”淺顯易懂的指導,令在場的企業管理者連連點頭。
“為什么實行雙人保管制度,你說說。另外,你們的入庫記錄在哪里?”孫志巖問身邊的倉庫管理員張靜。“雙人保管就是為了安全。入庫記錄不在這里。”張靜回答。
“每個硝酸銨倉庫都應該建立明晰的出入庫記錄臺賬。你們倉庫庫存的142噸硝酸銨都要有具體的出入庫記錄。”孫志巖告訴張靜。一問一答,提升了企業一線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這樣的場景在檢查中還有很多。
中肯建議促發展
9月2日,檢查組到內蒙古大唐鼎旺化工公司檢查。該企業利用當地的褐煤資源,就地轉化成合成氨、硝酸銨,一期總投入23億元,正在試生產階段,設計年產35萬噸固體硝酸銨。二期工程擬生產液體硝酸銨,并配套建設硝基肥裝置。
檢查組人員與企業負責人進行了深入交流。“優化產品結構,減少固體硝酸銨的產量,考慮到內蒙古及東北地區硝酸銨長途運輸的實際情況,盡量增加液體硝酸銨和硝基肥的生產。”檢查組專家劉培志給出中肯的發展建議。
該企業董事長李春旺平時不在企業,得知檢查組到來后,他臨時從河北趕回企業。“你是企業的董事長,平時不在企業,一定要在安全生產上授權清楚!”檢查組組長、應急管理部危化司司長孫廣宇告誡李春旺。
“政府和企業要把防范重大安全風險作為首要任務,不能因為庫存不足就亂存亂放,并且要有極端情況下的應對措施。化工園區要建成‘優等生’俱樂部,不能因為一家企業的安全問題,造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孫廣宇告誡地方政府和企業有關負責人。
消除風險謀長遠
每到一家企業,檢查組總是不厭其煩地宣講國家關于危化品生產的法律法規及近年來硝酸銨產品引發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幫助企業謀劃消除安全風險的“良方”。
在國家能源集團煤焦化西來峰硝銨公司,孫志巖發現充電樁與電源開關距離太近,一旦發生火災,不能及時切斷電源。“充電過程中發生火災可能波及硝酸銨倉庫。硝酸銨一旦發生爆炸,將波及液氨球罐,均有惡化事故后果的可能。”孫志巖邊說,該企業安全管理人員邊記。
該企業設計年產10萬噸合成氨和18萬噸多孔硝酸銨,合成氨銷售到附近電廠,用于脫硫脫硝,硝酸銨供應附近炸藥廠。“周邊有多家使用液體硝酸銨作原料的民爆企業,能不能改產液體硝酸銨供應周邊市場,放棄固體硝酸銨的生產?”檢查組人員經過與企業負責人深入交流后,給企業提出建議。
“檢查組的到來,給我們上了一堂安全管理課。我們要對照專家和檢查組提出的問題和建議,一條條抓好落實,堅決做到不安全不生產!”該企業負責人姜英利表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