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每一次應急都有專業的技術支持
來源: 中國應急管理報 作者: 朱有祥 編輯: 安康 瀏覽: 2963 發布于2019年05月09日
國家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技術指導中心——
讓每一次應急都有專業的技術支持
指導中心工作人員在進行實時監測
隊伍介紹
國家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技術指導中心位于山東省青島市。2010年,該指導中心依托原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化學品登記中心(現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中國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而建。
經過近10年的發展,該指導中心擁有40余名專職應急救援技術專家,碩士及以上學歷人員占比高達70%,取得注冊安全工程師、注冊安全評價師等各類資質的人員占比在60%以上。該指導中心開通的國家化學事故應急響應專線,為約1.5萬家國內外的危化品企業提供應急咨詢服務。
“這里是危險化學品應急救援科技研發人才聚集地,為很多國家級項目提供相關咨詢服務。”日前,中國石化青島安全工程研究院宣傳部部長孟軍這樣向記者介紹國家危險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技術指導中心。
技術支持
“指導中心在事故應急處置方面積累了諸多經驗,形成了準備與預警、響應與聯動、處置與救援、調查與督導、研究與警示、推送與共享的閉環機制,提升了技術支撐能力。”該指導中心負責人袁紀武說。
袁紀武介紹,最能體現指導中心技術特點和專業優勢的,是指導中心可以提供Ⅲ級響應。每逢重大事故應急,從接到信息到處置,往往直接由I級響應升至Ⅲ級響應。
指導中心技術主管侯孝波說,指導中心在語音接警系統的基礎上,自主開發了SDS數據庫、應急資源數據庫、事故數據庫,建設了接警平臺,大大滿足了專線接警與咨詢的需求。
“如果涉及復雜化學品事故,我們將第一時間啟動Ⅱ級響應,根據事故現場要求,派出專家團隊赴現場進行技術指導。如果遇到重特大事故,我們將第一時間啟動Ⅲ級響應,派出專家團隊攜帶應急指揮通信車、現場實時數據采集設備、應急現場檢測和防護裝備等,趕赴現場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持。”侯孝波說。
袁紀武介紹,指導中心會利用國際先進的化學品檢測設備,對現場擴散云團等進行檢測,確定現場發生事故的危害特性,為應急處置人員的人員防護、處置方案的制定、次生災害的預防等提供有效幫助。
另外,指導中心的專家也會協助事故核心區現場處置指揮工作,在對現場進行實時監控的基礎上,分析研究核心區的危險化學品情況,運用專業知識和經驗提出多種處置方法和措施;根據現場情況,借助先進的航拍、傾斜攝影等技術,提供更具針對性、更直觀的應急指導。
專業權威
指導中心有一支40余人的專家隊伍,涵蓋工藝安全、設備安全、儀表安全、HSE管理、監測檢驗、風險評估、事故調查等領域,他們業務本領強、專業素質過硬,可隨時赴事故現場提供服務;有一支120余人的消防隊應急處置專家庫,可處置危險化學品、煉化裝置、油氣田、管道等相關事故;還依托1.5萬多家應急咨詢服務代理會員單位,建了龐大的企業級專家庫。“這些寶貴的人力資源可隨時提供應急處置技術支持。”指導中心突擊隊隊長張廣文說。
指導中心隸屬于應急管理部化學品登記中心。登記中心要對全國相關企業生產或進口的危險化學品進行登記。特殊的業務性質與得天獨厚的隸屬關系,使指導中心能為國家化學品事故應急救援提供生產企業及針對性應急處置等信息。
“全國新建的危險化學品企業,都要在登記中心進行登記。這個數據不僅全面權威,而且還實時更新。依托登記中心,指導中心建立了政府—企業—登記辦公室—登記中心的信息交流共享平臺,構建了相對完善的全國危險化學品登記網絡和組織體系,是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技術支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張廣文說。
此外,權威的事故信息與事故應急案例庫也是指導中心的技術優勢之一。指導中心研發了事故實時監測和采集系統,目前已采集了2.5萬余個危險化學品事故案例。指導中心還派出專門團隊到各地事故現場進行事故調查督導,制作事故警示片與應急案例教育片,發布事故報告和各種警示信息。
“我們搜集、制作事故案例警示片的目的,是為同類事故提供應急處置與救援的借鑒和決策支持。”張廣文說,“有優勢也有不足。在當今的數字時代,怎樣將智慧應急和信息化更好地融合,通過大數據分析,為應急處置工作提供更科學的研判、更專業的技術指導,是我們未來一段時間需要深入思考并完成的課題。”
科研加力
該指導中心聚焦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前沿,不斷探索,組建了一支創新實干的強大科研團隊。該指導中心通過自主研發和改革創新,在事故應急處置與救援技術、事故機理研究、應急桌面演練、情景構建與仿真培訓技術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科技成果。
針對目前危險化學品企業技術支撐體系現狀,該指導中心研發了基于典型最壞事故場景的應急救援技術。另外,該指導中心參與申報并開展了“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應急處置技術裝備研發與應用示范”與“國家危險化學品風險預警與信息共享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兩項國家重點研發課題。
“幾年來,我們在應急科學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成果。如,依托信息技術研發的應急預案編制與管理系統、基于情景構建的桌面演練系統、國家化學事故應急響應專線、安全生產應急平臺、基于虛擬現實的操作培訓系統,等等。這些獨具特色的技術和產品,為國家危險化學品事故救援和石化企業事故應急提供了解決方案和技術支持,部分研究成果已達到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袁紀武自豪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