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
2005年12月26日,塔中823井發生復雜井控事故。
因
井控意識淡薄,熟練技術人員不足,制度體系不完善,監督力量不夠。
補
技能控,技術控,制度控。
果
連續七年無井噴失控事故。
塔里木盆地是世界上油氣勘探難度最大的地區之一,井深一般在6000米至8000米,地層具有高壓、高危和高含硫特征,尤其是庫車山前的“三超井”,井控安全被稱為世界級難題。
記者12月3日獲悉,在塔中823井2005年12月26日發生復雜井控事故之前,塔里木油田平均每四年發生1次井噴事故,井噴周期最短僅11天,最長也不過4年,因此被稱作四年“魔咒”。究其原因,主要是井控意識淡薄、存在僥幸心理;熟練技術人員不足,缺乏現場經驗;制度體系不完善,監督力量不夠。
7年來,為打破這一“魔咒”,塔里木油田公司痛定思痛,舉一反三,首先從“理念井控”上扎牢思想籬笆,將“塔中823井井噴事故案例”作為全員安全警示教育的“活教材”,循序漸進地推進安全文化建設,常抓不懈地開展教育培訓,持之以恒地進行經驗分享,不斷研究和固化井控經驗,逐漸形成“井控完全可控”“井控十大保命條款”和“全井筒、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等具有塔里木特色的井控理念,并固化輻射到各個勘探公司基層井隊與鉆、試、修井等井控關鍵環節。
塔里木油田還經常組織防噴應急演練,并對暴露問題采取停工等狠罰措施,督促提高現場的井控能力。
補齊制度鑄造防范“盾牌”。針對歷來井控事故暴露出來的問題,塔里木油田深入分析井控現狀,堅持“缺啥補啥”,先后制定完善井控管理辦法、鉆具轉換接頭管理辦法、內防噴工具管理辦法、硫化氫防護補充措施及鉆井、試油、井下作業井控實施細則等制度,建立健全井控管理機構,配齊井控管理人員,明確各級職責。
去年年底以來,塔里木油田相繼出臺實施塔里木油田井控裝備管理辦法等7項井控管理規定。目前,塔里木油田已建立以井控“十項制度”為主的井控長效機制。
井控安全關鍵環節在于鉆遇目的層。為把好目的層鉆進和溢流處理等現場關鍵環節中的井控安全關,塔里木油田建立井控專家庫,將160名井控經驗豐富的人員納入專家庫管理,嚴格落實“塔里木油田井控專家制度”。針對井控風險較高的山前井和含硫化氫井,塔里木油田在開鉆、開工及鉆開油氣層等關鍵時機,派駐井控專家在第一時間指導處理險情,將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
創新技術提供可靠保障。塔里木油田通過引進并成功實施哈里伯頓精細控壓鉆井技術,有效解決碳酸鹽巖儲層噴漏等井控復雜問題,實現目的層安全鉆進。針對鉆具長期承受高壓流體和泥漿的沖蝕腐蝕等井控隱患,塔里木油田配備集光學、電子技術、精密機械和顯微攝像技術于一體的新型無損探傷探測儀器,為井控裝備質量檢測增添“慧眼”。
10月12日,迪北104井試采獲高產油氣流。這是塔里木油田在致密砂巖儲層中持續兩年攻關氮氣鉆井技術取得的勝利。這口井創新采用井控裝備地面閥控系統,自動控制節流管匯和排砂四通,提高井控作業效率, 采用精良的井控裝備,為井控安全上緊一道道“安全閥”。
隨著“全井筒、全過程、全生命周期”等理念落地生根,塔里木油田連續七年實現無井噴失控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