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的第一天,也是過完春節迎來二月春風的第一天,二廣高速山西晉城段車來車往。天氣多云,車外溫度9度。下午2:50左右,距離巖后隧道3.8公里處的煤檢站再次排起了長長的車龍,隊尾一直排到巖后隧道的入口處,隧道內有43輛大大小小的汽車停車等待通過。
然而在接下來的十幾分鐘,誰也沒有想到一起追尾事故將這個隧道瞬間變成了人間煉獄,兩輛危化品運輸罐車在巖后隧道入口處發生追尾相撞,導致前車甲醇泄露,在司機處置過程中甲醇起火燃燒,隧道內車輛及煤炭、天燃氣等貨物隨即被引燃引爆,救援清理工作連續持續了三天,事故共造成31人死亡、9人失蹤。
經國務院批準,由安全監管總局牽頭,監察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全國總工會、山西省政府負責人及有關部門人員和專家組成了國務院事故調查組,并邀請最高人民檢察院派有關負責同志參加事故調查。
經初步調查分析,事故暴露出肇事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不落實,內部管理混亂,掛而不管、以包代管;肇事的危化品運輸車輛駕駛員、押運員安全意識薄弱、不按操作規程操作;距隧道出口3.8公里處設置的煤檢站不利于車輛在隧道內快速通過;有關地方政府及其相關主管部門監督管理不力等問題。此外,也暴露出隧道事故應急處置工作存在一些薄弱環節。目前調查工作仍然在進一步進行中,然而這起悲劇再度引發了我們對防范類似事故發生的思考,悲劇何時不再有?
啟示一:一起追尾事故何以引發如此嚴重后果
3月1日14時50分,山西省晉城市福安達物流公司駕駛人李建云,駕駛載有29噸甲醇重型罐式貨車駛入巖后隧道,追尾碰撞前方河南省孟州市汽車運輸公司湯天才駕駛的載有29.6噸甲醇的重型罐式貨車。當時事故并未造成人員傷亡。
車輛碰撞后,李建云、湯天才下車查看情況,發現有甲醇泄漏。私下協商后,前方車輛駕駛人湯天才上車駕駛車輛向前移動,兩車分開后,再次下車查看情況時發現泄漏的甲醇起火燃燒。兩車上的司機和押運員共4人竟然棄車逃離現場。目前,這4人已被警方控制。
由于巖后隧道入口低、出口 高,湯天才駕駛的貨車所載甲醇在隧道入口處泄漏燃燒后,火勢迅速沿隧道由入口向出口蔓延,先后引燃前方排隊等候通行的運煤車,并引發隧道內一輛拉有液態天然氣的車輛發生爆炸。
啟示二:運輸公司疏管理 相關人員缺乏安全意識
國務院在2011年頒發了新修訂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并在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四十四條規定,危險化學品道路運輸企業、水路運輸企業的駕駛人員、船員、裝卸管理人員、押運人員、申報人員、集裝箱裝箱現場檢查員應當經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考核合格,取得從業資格。那么在這次事故中的駕駛員是否擁有相應的從業資格證呢?
據山西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調查,發生碰撞事故的兩輛車上的駕駛員與押運員都持有從業資格證,但對所拉運貨物的特性、安全運輸的規定、發生事故的應急處理方法等基本知識一概不知,只知道所拉貨物為易燃物。
據湯天才交代,其所駕駛的車為個人所有,掛靠在河南省孟州市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運輸公司只收錢不管理,平時的安全教育、管理都流于形式,教育考試交錢簽名即可。李建云說,他剛上崗一個月,公司沒有專門的安全檢查員,平時出行車輛的安全檢查全靠自己。
據警方介紹,交通擁堵時,危化品車輛的安全押運員應該下車放置警示架,以防發生追尾事故。湯天才車上的押運員卻躺在車上睡覺,沒有下車設置警示標志。
啟示三:隧道內安全設施不完善 逃生通道關閉
據現場救援人員介紹,全長800米的巖后隧道內沒有排風設施,事故發生后,隧道內濃煙滾滾,救援人員戴著防毒面具、氧氣罐都呆不了20分鐘,后來調來應急排風車對隧道內進行排煙和降溫處理后,救援人員才能進入隧道進行進一步處理。
另外事發時煙霧報警器沒有起到報警作用,一些車輛里的人員沒有及時逃離;隧道中間的應急逃生通道關閉,逃生指示不明顯,火災事故發生后,現場一片混亂,人員只能從隧道的南北出口逃離,中間的人沒來得及逃離。
因為消防水龍頭不出水,消防車輛只能從高速路下邊拉水滅火、降溫,延誤了滅火時間。而事故發生1小時40分后,一輛拉有液態天然氣的大型車輛又發生了爆炸,汽車的一半在隧道內被炸飛了50米。
記者調查發現,巖后隧道北口往南3.8公里處設有煤焦管理站,運煤車輛集中駛入使管理站通行緩慢,導致事故發生路段車輛擁堵,隧道內排隊等候有33輛運煤車,最后引燃了車上的煤炭,加重了事故后果。
關于危化品的安全運輸,國家有各種相關規定,但部分企業和相關部門的不落實讓這些安全規定成為了一紙空文,一起惡性交通事故的發生,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所造成的,但無論有多少個方面,我們都要一一總結,無論遏制類似事故發生是一項多么繁重的工作,我們也要堅持到底。
山西晉城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官方微博在3月13日23點38分發布了這樣一段話:對于突如其來的事故,我們一刻不停地努力,也無法挽回那些鮮活的生命,面對災難,我們除了要堅強,要嚴查事故原因,要認真做好善后工作,更要深刻汲取教訓,讓悲劇不再重演。愿逝者安息。
(劉洪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