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危化行業首次實現地震預警系統成功預警
來源: 中國新聞網 作者: 陳國芳 瀏覽: 1721 發布于2014年04月21日
中新網成都4月2日電 (周迪迪) 2日14時4分,成都某危化企業調度中心內,一個監控儀器綠色警示燈閃爍,并響起急促的警報聲,布設于該企業的地震預警終端在地震波來襲前,為其提供了5秒預警時間。這是地震預警系統在中國危化行業首次實現成功預警。
據中國地震臺網測定,當天14時4分41秒,成都都江堰市發生4.0級地震。
該企業于今年3月中旬正式應用地震預警系統,也是全國首批危化行業應用地震預警的場所。據了解,該企業距離此次地震震中32公里,當地震發生后,地震波到達前,預警系統為其提供了5秒預警時間。
地震預警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介紹,“綠燈警報是地震波來臨,有震感,但不會對生產造成太大影響,重在提醒預判;而紅燈警報則是地震波將對生產線造成較大、很大影響,須立即啟動應急預警。”
王暾告訴記者,該系統還有聯動裝置,當紅燈預警模式啟動時,化工專用的預警接收終端會給出控制信號,化工企業電磁閥將自動關閉或打開。這樣,當破壞性地震波來襲時,危化品生產線已能未雨綢繆地做好了應急預案,以確保輸油輸氣管線、化工等危化行業安全。
地震預警是指地震在震中發生時,破壞性地震波在到達預警目標前,利用電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災難到來前幾秒到幾十秒發出警報的技術。
自2011年開始,成都市防震減災局與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等單位已在全國率先應用自主研發的地震預警技術,建設了中國首個地震預警網,其面積達70萬平方公里,初步具備為重大工程和行業提供地震預警信息的能力。目前,該地震預警技術已在小學、社區、辦公樓等人員密集場所區開展應用,并在蘆山7.0級強震中取得了良好的減災效果。(中國新聞網)